首页 资讯 正文

湖南隆回:田野飞歌绽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体育正文 15 0

湖南隆回:田野飞歌绽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湖南隆回:田野飞歌绽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云雾缭绕的湖南隆回县大东山下,辰河如绸带蜿蜒穿村(chuāncūn)而(ér)过,绘就“双象抢宝”的灵秀画卷。走进隆回县六都寨镇张家铺村,绿意盎然(lǜyìàngrán)的田地、鳞次栉比的民居,构成一幅恬静丰饶的山乡图景。 隆回县六都寨镇张家铺村航拍图(隆回县委(xiànwěi)宣传部 供图) 近日,张家铺村荣膺“第七届全国(quánguó)文明村”称号。该村以群众文化活动为抓手,打好精神文明建设“组合拳”,走出了一条崇德(chóngdé)向善、文化厚重、和谐宜居的特色乡风(xiāngfēng)文明建设之路。 农民乐团(yuètuán)奏响“田野交响曲” “父亲是我的(de)第一名乐团(yuètuán)(yuètuán)队员!”张家铺村党支部书记张安兵轻抚着闪亮(shǎnliàng)的铜管乐器,回忆起乐团初创时(shí)的艰辛。2007年,回到家乡的他看到村里文化生活匮乏,留守老人经常扎堆打牌、拌嘴,便萌生了组建乐队的想法。挨家挨户动员,承诺“不计报酬、包教会”,2010年,一支仅有16人的农民铜管乐队——“和(hé)乐团”诞生了。从识谱都困难到能娴熟演奏世界名曲,这支“泥腿子(nítuǐzi)乐团”的成长令人惊叹。 和乐团在田间排练(隆回县委(xiànwěi)宣传部 供图) 如今,“和乐团”已壮大至40余人。他们不仅登上了浙江卫视《中国梦想秀》、央视多个频道及湖南卫视的(de)大舞台,更在2025年初,与国际知名的“俄罗斯交响爱乐乐团”在湘窖酒业同台(tóngtái)献艺,激情奏响《在希望(xīwàng)的田野上》《歌唱祖国》,将田野的梦想传向世界(shìjiè)。 在(zài)“和乐团”的带动下,村里相继(xiāngjì)组建舞龙舞狮(wǔshī)、腰鼓、民乐等近十支队伍,2000余人的村庄,400余人常年活跃在文化舞台上。“打牌闲聊的少了,吹拉弹唱的多了!”村纪检委员胡亮花曾是水泥工,加入乐团后彻底告别(gàobié)了牌桌,“日子开心,气质都变好了!” 十三载“村晚”点亮乡村(xiāngcūn)精气神 村(cūn)部背面,一个巧妙设计的舞台引人注目(yǐnrénzhùmù)——拉开幕帘(lián)是(shì)办公区,推开房门就是舞台。“这里可是我们‘中国村晚’的大本营!”张安兵自豪地说。从2012年(nián)正月初六在村小学操场克服“没演员、没设备、没经费”的“三座大山”起步,张家铺村的“村晚”已连续举办十三届,近三年连续入选“全国冬季村晚示范性展示点”。 张家铺村第十三届“村晚”(隆回县委(xiànwěi)宣传部 供图) “我要上村晚(cūnwǎn)!”成为村民最热切的愿望。有村民为登台(dēngtái)足足准备一年,有的推迟外出务工行程。节目从最初的寥寥数个(shùgè),发展到最多时50多个,演员(yǎnyuán)从靠支书全家“撑场子”到每年400多村民踊跃参与,线上直播观众峰值超过70万。 17岁的高中生袁慧怡从小耳濡目染,一放假就加入舞团,舞姿(wǔzī)尽显专业风范。村医(cūnyī)周后魁是乐队的“铁杆”鼓手,十多年未曾(wèicéng)缺席:“物质(wùzhì)上知足,精神上也要饱满!”如今,村里近80%的孩子都掌握一两门文艺特长,文明新风吹遍每个角落。张家铺“村晚”已成为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亮眼名片(míngpiàn)。 “小积分(jīfēn)”书写文明实践大文章 “通过‘积分制(zhì)’,村里争当先进的人越来越多!”村党支部副书记袁建仁翻看着最新的积分公示榜感慨道。2012年(nián),张家(zhāngjiā)铺村创新启动文明实践积分制管理,将其纳入村规民约,设置加减分项28条,建立长效(zhǎngxiào)激励机制。2024年参与村民达500余人。 张安兵介绍说,积分结果直接用于评选“好公婆”“孝媳妇”“文明家庭”等模范,并在万众瞩目(wànzhòngzhǔmù)的“村晚”舞台上表彰。群众“跟着看、学着干、追着赶”。邻里纠纷锐减,和谐(héxié)互助成风;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少了,勤俭节约劲头正盛。依托(yītuō)功能齐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(理论宣讲、市民(shìmín)教育、文化(wénhuà)文艺、科普宣传、健身活动等),建强6支总计160余人的文明实践队伍。近五年来,常态化开展(kāizhǎn)理论宣讲、移风易俗、科普环保等志愿活动300余场次(yúchǎngcì),精准对接群众需求(xūqiú),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产业融合奏响“富民乐章(yuèzhāng)” “这‘张家(zhāngjiā)铺村晚’牌的南瓜,订单都排到(páidào)(dào)明年了!”袁建仁在自家田埂上,指着硕果累累的瓜架,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这位武汉理工大学毕业的“新农人”,与妻子放弃(fàngqì)外地(wàidì)工作回乡,从种烤烟到试水莲藕、药材,最终依托“村晚”带来的品牌效应,2024年与村集体合伙(héhuǒ)种植近3公顷(约45亩)口感软糯香甜、绿色无公害的水果南瓜,并成功注册“张家铺村晚”商标。 借力“村(cūn)晚”影响力(yǐngxiǎnglì)和电商平台,“张家铺村晚”牌水果南瓜、黄桃、黄金贡柚线上线下热销,某电商平台一次性意向订单就达20000公斤。2025年计划扩种,并通过“提供技术、种子、化肥、包销售”模式带动更多(duō)农户增收。村集体经济活力增强,文明乡风与产业前景吸引了更多像(xiàng)袁建仁夫妇、刘湘荣这样的(de)“归雁”和“新农人”扎根乡土(xiāngtǔ)。 站在生机勃勃的田野(tiányě)上,张家铺村村容整洁、风景如画,文体活动丰富多彩,孝老爱亲蔚然成风(wèiránchéngfēng),乡风文明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。 “文化是根,文明是魂,产业是路。”张安兵对未来充满信心(chōngmǎnxìnxīn)。他表示,张家铺村将继续深耕“村晚”文化品牌,将其打造成为集文艺(wényì)展演、民俗体验、农特展销于一体的综合性(zōnghéxìng)平台;进一步拓展“张家铺村晚”商标应用范围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深化农文旅融合;持续完善文明实践积分制和志愿(zhìyuàn)服务体系,让文明之花在田野上绽放得(dé)更加绚烂,绘就产业兴(xīng)、百姓富、乡风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(huàjuàn)。(戴瑾昕 陈斌) 更多精彩(jīngcǎi)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(xīnwénxiànsuǒ)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(suǒyǒu)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(bù)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湖南隆回:田野飞歌绽文明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